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比赛信息 比赛信息

朱婷北京奥运会夺冠回放_2008年奥运会女排冠军

tamoadmin 2024-09-09 04:05:33 94609人已围观

文章目录列表:

北京奥运“双旗手”记:张艺谋为何安排一个小男孩在姚明的旁边?
逆袭之路:中国女排凭什么闯进奥运决赛
夺冠**观后感范文
朱婷退役了吗

2008年奥运会女排冠军(中国女排夺冠)



2008年8月23日,北京奥运会女排决赛在北京工人体育馆举行,中国女排迎战巴西女排。这是中国女排历史上第三次进入奥运会决赛,也是她们自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后时隔24年再次杀进决赛。最终,中国女排以3比1战胜巴西女排,夺得了奥运会女排冠军,这也是中国女排历史上第三次获得奥运会女排冠军。

比赛过程

比赛开始后,中国女排打得非常稳定,以25比22赢得第一局。第二局,巴西女排加强了进攻,中国女排防守出现了漏洞,最终以25比27失利。第三局,中国女排调整状态,发挥出色,以25比13赢得了第三局。第四局,中国女排在领先的情况下,巴西女排连得几分,将比分追至20比20平。此时,中国女排主教练陈忠和做出了明智的调整,换上了年轻的副攻朱婷,她的强攻让巴西女排防不胜防,最终中国女排以25比21赢得了第四局,也以3比1战胜巴西女排,夺得奥运会女排冠军。

中国女排的成功之路

中国女排的成功之路可谓是波折曲折。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只获得了第五名,这对于曾经的奥运会女排冠军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但是,这也促使中国女排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和调整。主教练陈忠和在2005年接手中国女排后,进行了大量的革新和训练,加强了球员的体能和技术,提高了球队的整体素质。2006年,中国女排在世界女排锦标赛上获得了第三名,这也为奥运会的冲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女排的表现可谓是惊艳。在小组赛中,中国女排以3比0战胜了美国女排、俄罗斯女排、荷兰女排和日本女排,轻松晋级八强。在八强赛中,中国女排以3比0战胜了古巴女排,成功晋级四强。在半决赛中,中国女排以3比0战胜了俄罗斯女排,成功杀入决赛。最终,在决赛中,中国女排以3比1战胜了巴西女排,夺得了奥运会女排冠军。

北京奥运“双旗手”记:张艺谋为何安排一个小男孩在姚明的旁边?

一个代表团的旗手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标志性人物。

2021年东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双旗手,分别是由朱婷和赵帅担任。

朱婷我们都熟悉,中国女排的绝对主力,在里约奥运会率领女排夺冠。赵帅也在里约奥运会夺冠,他创下了一个记录,实现了男运动员在跆拳道这个项目的零突破。

双旗手是此次奥运会开幕式的一个史无前例的创举,若是翻看往届的奥运会开幕式,会发现“双旗手”的先河并不是东京奥运会的首创,因为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旗手姚明的身边,还有一个“小棋手”林浩。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出现的这个场面,原本不在导演张艺谋的计划之内,他之所以做出这个决定,完全是出于“无奈”,并且在当天的现场也出现很多失误。

一、

有人把张艺谋称之为“国师”,他总能在**呈现出中国元素,也能讲好中国故事。

所以,在2001年的申奥宣传片拍摄中,选定了张艺谋为导演,执导了《新北京,新奥运》。

当北京获得了第29届奥运会的主办权后,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闭幕式上,北京要在雅典搞一场文艺表演,宣告奥运会进入了北京时间,而这一人选,又落到了张艺谋的肩上。

张艺谋到了雅典,见到了雅典奥运会“两式”的总导演,对方告诉张艺谋:“这可不是那么好干的。”

接着,对方表明给张艺谋的时间:只有6分钟。6分钟对于张艺谋来说远远不够,于是北京奥组会跟雅典奥组会交流,最后争取到了8分钟。

在短短的8分钟里要展现出带有中国元素的表演,并且还在表演之前就喊出了“ 让全世界期待震惊 ”的口号,张艺谋的压力自然可想而知。

2004年8月30日的凌晨,“中国八分钟”在最后时刻上映。张艺谋策划的这场表演中还是延续他以前的风格: 茉莉花、武术、京剧、红灯笼等

“中国八分钟”的表演可圈可点,可还是引来了大范围的谈论,其中一部分认为: 张艺谋在“中国八分钟”那里遭遇了滑铁卢。

有人认为张艺谋早已“秦”驴技穷,盛名之下,不过尔尔。也有人认为张艺谋的思维空间已经不可能再大了,他的脑瓜子再怎么聪明?也抵不上千千万万个人一起想办法。

大量的劣评如潮水般涌来,好似已经在说: 张艺谋已经不适合当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的导演了。

这些评论给了开闭幕式团队一定的参考,开闭幕式的导演也在筛选阶段,张艺谋能否实现“三连冠”还是个未知的答案。

2006年4月16日,离北京奥运会剩下800天的时间,北京奥组会通过大量筛选国内外知名导演,最后确定由张艺谋来担任开闭幕式的总导演。

一石再起千层浪,人们再对这个任命发起谈论,张艺谋身上的压力也更加重了。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是一个窗口,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向世界展现自己。

中国有上下五千年的 历史 ,不可能在短短的两个小时把五千年的 历史 全部展现出来,张艺谋团队只能择优而选,提纯汉、唐、宋等几个不同时间节点的文化,经过艺术加工展现出来。

这是呈现中国深厚渊源的 历史 ,另一边为了展现中国现代的精神面貌,主创团队从筹备一开始,就在收集孩子的笑脸。笑脸,是为了让全世界看到中国人的微笑。

有古有今,这些都是围绕着北京奥运会的口号“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进行的。

但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让张艺谋不得不考虑,在开幕式中加入“抗震”元素。

二、

2008年,汶川在5月12日这天出现了大地震,此时距离北京奥运会还剩下两个多月。但在 体育 盛会面前,灾情更能牵动中华儿女的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时间,全国奔赴汶川。

完成救援工作后,汶川的余震也基本消停,此时, 社会 各界向张艺谋传输这么一种呼声: 要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加入“地震”元素

张艺谋采取了这个建议,先是想了一个方案,编排一个来自灾区的表演,但灾区刚刚经历这么一件这么大事,几乎没有心情去搞什么文艺表演,所以最初的表演方案很快就放弃了。

既然表演不成,张艺谋想了一个比较“偷懒”的方法,团队跟国际奥委会主席雅克·罗格讨论:希望他能在开幕式的发言致辞中,发表他对汶川地震和自己的看法。

雅克·罗格找了一个好的借口回拒了,他说:“ 这样不妥,也不能让大家被动接受这个信息,大家都是奔着奥运会来的。

两个方案都被毙掉,那时的张艺谋就像是一个在战场上打了败仗的将军,不过他还没有放弃,经过导演团队的再次讨论,决定让旗手姚明和一个来自灾区的孩子一起走向主席台。

现在的问题放到了究竟是哪一个孩子? 他们筛选后,选中了林浩。

林浩是个抗震小英雄,2008年他才9岁,读二年级。在汶川地震发生时,林浩在学校上课,地震来袭,房屋倒塌,有些同学已经跑了出去,林浩和未跑出去的同学被压在了废墟中。

林浩是班长,在危难关头,他展现了冷静、镇静的一面。他先是安慰同学们,接着组织大家唱歌,抚慰了同学们的恐慌情绪。

更为关键的是,林浩想办法从废墟中逃了出去,并且还协同救援人员,把同学们都从废墟中救出来,灾后林浩获得了“抗震救灾英雄少年”的称号。

张艺谋团队选定了林浩,就立马把林浩接到了鸟巢,准备参加开幕式。

三、

在一切都安排妥当之后,却出现两个关键失误。

第一个失误是没有通知到姚明,姚明根本就不知道林浩的存在。第二个失误,则是代表队的4个领队也没有收到通知!

2008年8月8号当晚,中国代表队入场,但是张艺谋在上面掌控整个场面时,却没有看到林浩的身影。

张艺谋在指挥室看到这一幕都傻眼了,立马在耳机里面询问:“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林浩呢?

没多久,张艺谋收到消息: 副导演带着孩子上去的时候,被领队拦了下去,以为是某个家长带着孩子进入会场。

这是多么大的失误!张艺谋当机立断地说:“ 拉也要拉进来,冲也要冲进来。

于是,副导演带着林浩一路小跑,把林浩带到了姚明的身旁,可此时姚明已经到了主席台的位置,张艺谋想要的效果已经不存在了。

他原本设想,当姚明到了主席台的位置后,把林浩举起来扛在肩膀上,这寓意着“ 中国的一个巨人上面站着一个地震灾区的孩子,就是我们的下一代 ”。

当姚明看到身旁站着一个小男孩时,楞了一愣,但姚明还是对林浩笑了一笑。不一会儿,姚明好像领悟了,他把林浩扛在肩上,林浩向世界各地的观众摇手打招呼。

接着,后面方队的运动员接过林浩,一个传一个的,把林浩放到肩上,开幕式结束后,林浩说:“ 我也成了一个火炬。

这一幕张艺谋想要的效果没有达到,但开幕式还是圆满结束了,在这两个小时里场面宏大壮观,有活字印刷术与高 科技 结合呈现出来的震撼效果,也有形状似青铜鼎的大鼓,更有震惊世界的15秒:李宁举火炬飞天,用火药点燃主火炬。

不过,会后张艺谋在谈到这个纰漏时,扼腕叹息: 还可以更好,还可以更好

逆袭之路:中国女排凭什么闯进奥运决赛

女排赢了!时隔12年,又一次打进了奥运会的决赛。

作为曾经的“铁榔头”,80年代女排黄金时期的代表,自2013年4月接过帅印,郎平就肩负起带领中国女排走出低谷、重回巅峰的重任。2015年中国女排重夺世界杯冠军,与上一次距离11年之久的冠军让人们看到新一届女排的蜕变与可能。于是,人们开始期待,这支90后的新队伍是否已经在郎平的调教之下,重回世界排坛之巅;她们的竞技和精神状态也再次让人想起老女排,以及延续已久的“女排精神”。

而这一次,郎平和这些姑娘们已经做到了。

不过,在上一场战胜东道主巴西后,郎平也说: “不要因为我们赢了一场就谈女排精神,也要看到我们努力的过程。女排精神一直在,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

7月24日,从北仑体育训练基地回到北京,郎平没顾上回家,就直接和队员们一起回到了中国女排的驻地天坛公寓。在结束了为期半个月的封闭集训后,她们将在这里度过奔赴里约奥运会前的最后一个星期。

“老觉得现在时间不够用。”下午才刚到驻地,晚上郎平又给大家安排了录像学习——她们要通过观摩、分析过往的比赛,为8月6日第一场小组赛,与荷兰的对战做准备。

这样的学习对队员们来说,是平日里再寻常不过的功课。想到即将出征,年轻的姑娘们士气挺高。而身为主教练,没有人比郎平更清楚,她们将要踏上的是怎样一趟不寻常的旅程:小组赛中,中国队被分在了有着荷兰、美国、意大利、塞尔维亚这几支世界强队的“死亡之组”;而这支由12人组成、平均年龄不足24岁的队伍中,只有3人拥有奥运经验。

这是郎平的第4次奥运之旅。从1984年在洛杉矶奥运会上以运动员的身份夺得金牌,到1996年、2008年以主教练的角色先后率领中国队、美国队获得银牌,她已经不需要再向人们证明什么了。但这一次,她仍然全力以赴。

“回想起自己第一次出征奥运,仿佛就在昨天,时间过得太快。再次启程,这次奥运对我们来说是梦想更是承诺,意义可能更为重大。一起加油,姑娘们!”郎平在自己的微博上这样写道。

作为曾经的“铁榔头”,80年代女排黄金时期的代表,自2013年4月接过帅印,郎平就肩负起带领中国女排走出低谷、重回巅峰的重任。2015年中国女排重夺世界杯冠军,与上一次距离11年之久的冠军让人们看到新一届女排的蜕变与可能。于是,人们开始期待,这支90后的新队伍是否已经在郎平的调教之下,重回世界排坛之巅;她们的竞技和精神状态也再次让人想起老女排,以及延续已久的“女排精神”。

在里约,这些年轻的女孩,将有望开拓出女排历史上“第三个黄金时代”。

新女排令人刮目相看

在中国女排出征里约奥运会之前,媒体最好奇的是最终12人奥运名单都是谁。被问急了,郎平会冒出一句“除了朱婷,所有的人现在都还没有决定”。朱婷参加里约奥运会的事,甚至可能在两年前就已经“决定”了。

2013年前的女排世青赛上,朱婷就荣膺最佳得分、最佳扣球以及最有价值球员(MVP)三项大奖,一战成名。国际排联在其官网用“不可思议的力量”(incredible power)来形容朱婷的横空出世。

2014年对于中国女排来说,是在里约奥运周期中至关重要的一年,经过2013年国家队大范围试训,以及女排联赛之后,郎平对国家队队员进行了重新梳理,最终确定了新一届国家队的主要构成人员。朱婷的名字毫无悬念地出现在2014年中国女排的集训名单上。同时,也更新了国家队的教练班子,一支全新的国际化医疗保障团队浮出水面,相比一年前重新上任时匆匆组队,此时的郎平已然思路清晰。

真正意义上的老将仅剩二传魏秋月和副攻徐云丽两人,加上伦敦奥运周期崛起的主攻惠若琪、副攻杨珺菁、接应曾春蕾和自由人单丹娜,近20名队员中只保留6个参加过2012年奥运会的队员。年龄最小的、来自八一女排身高两米的袁心玥,出生于1996年12月。这意味着,从2014年开始,中国女排真正走上全面年轻化的道路,也表明郎平带领女排实现年轻化的决心。

很快,年轻的队伍开始见到起色。同年世锦赛上,中国女排即斩获亚军,这是中国女排自1998年后的最好成绩。

这一年,1995年出生的主攻手朱婷在国家队浮出水面,她个人不但入选最佳阵容,且再次获得最佳主攻称号。此时的她,已经奠定了世界顶级主攻手的地位。不足18岁的小将袁心玥也在世锦赛上一鸣惊人,获得当年“体坛风云人物”评选的最佳新人奖。

执教仅一年多,郎平相继发掘出两大成绩亮眼的新人,球迷们开始对新女排刮目相看。

次年,年轻的中国女排将亚锦赛、世界杯冠军双双收回。这支已经远离聚光灯许久的队伍又一次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中。

2015年世界杯

备战世界杯期间中国姑娘因伤病等原因,意外频出,胜利得之不易。夺冠一刻,早已身经百战的郎平也忍不住掉下了眼泪。“作为强者,我们必须要面对各种困难。”面对镜头,回顾赛前遭遇的种种坎坷,郎平再次哽咽。

郎平曾这样评价朱婷:“虽然我不太愿意用朱婷和我自己相比,因为时代不同,现在对运动员的要求更高,但是我觉得朱婷的进攻水平已远远超过我。”这是郎平第一次主动将一位现役运动员与当年已被神化的自己相比较。

“女排精神”不合时宜了?

在世界杯夺冠之前,中国女排已经沉寂了多年。2008北京奥运后,女排状态一直低迷,甚至在2010年世锦赛中只得到第10。

每逢大赛失利,关于“女排精神没了”的声音就不绝于耳。

早在60年代,日本排球教练大松博文“三从一大”的理念就传入了国内。正是凭借“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进行大运动量训练”的方法,他带领的日本女排创下了连胜175场的奇迹,日本女排也赢得了“东洋魔女”的美誉。

到了70年代,时任女排主教练的袁伟民秉承了大松的思路,也开始对女排姑娘们进行“魔鬼训练”。

为了练出球到手上就能控制住的本事,他让男陪练拿着球从高台上朝下砸,队员则站在墙角处接,接不起3个好球就不能停。因为没有闪躲的空间,队员们常常被砸得遍体鳞伤。一次,主攻曹慧英被球砸中了脑袋,当场就晕了过去,被抬回宿舍躺了3天才能下床。

练习扣球时,郎平每天早、中、晚都要各扣300次,练到最后常常是双手发麻,手臂僵硬。

当时的条件十分简陋。在郴州训练基地,排球馆是用竹子搭起来的“竹棚”,姑娘们在地上摸爬滚打,手上腿上总是被沙土、木刺扎得血淋淋的。因为缺少训练器械,做力量训练时,只能双手搭在铁架上,一个人骑在另一个人的脖子上做下蹲。

这样艰苦的训练让队员们练出了扎实、全面的技术,也练得个个伤痕累累,但为了“拿冠军”这个共同的目标,大家都拼了命一般地比着练。平日里,哪里受了伤,用胶布一贴就继续训练,大家甚至开玩笑说,全队贴胶布最多的陈招娣,半年用的胶布都够做成几件衣服。

“吃常人所不能吃的苦,忍常人所不能忍的气,做常人所不能做的事。”奉行着这样的信条,中国女排拿到了难以置信的“五连冠”,成为了中国人的模范和骄傲,更成为80年代中国腾飞的象征。学习“女排精神”成为全国流行一时的口号。

陈忠和

90年代,随着老女排相继退役,女排进入低谷期。到了2001年,陈忠和接手处于低谷中的中国女排。作为曾经袁伟民时期的陪练、之后数任主教练的助理教练,上任伊始,他就重提了老女排的“竹棚精神”。在他看来,面对一批鲜有大赛经验、身体条件和基本功都不如欧美国家的年轻队员,要出成绩,苦练几乎是唯一的选择。

在人们的印象里,陈忠和总是一